為扎實推進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深入開展,近日,市總工會聯合市人社部門就加強工會勞動法律監督與勞動保障監察協作機制專題研究并聯合發文,以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和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在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重要作用,確保勞動法律監督進一步提質增效。
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監督組織。繼續加強非公企業、中小企業集中的產業園區、鄉鎮(街道)等監督組織建設,推動快遞、交通等新就業形態組織建立勞動法律監督組織。調整充實市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由市總工會、市人社局分管領導牽頭,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市總工會職工律師團成員擔任勞動法律監督員。
突出監督重點,明確監督內容。圍繞11項內容,對用人單位開展勞動用工監督和法律風險排查。重點監督用人單位惡意欠薪、違法超時加班、違法裁員、未繳納或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侮辱體罰、強迫勞動、就業歧視、使用童工、損害職工健康等問題。
大力推行“兩書”,提升監督質效。大力推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制度,聯合開展企業用工管理、工資拖欠、社保繳費、勞動安全衛生等方面的專項檢查,各級工會全年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不少于5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不少于2份。
健全協作機制,保障工作有效實施。市、縣區總工會與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結合“雙隨機一公開”工作開展,每年至少組織2次以上勞動法律法規執行情況聯合檢查;召開1次以上聯席工作會議,通報勞動法律監督、監察活動中遇到的有關情況和突出問題,研究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勞動保障監察員開展培訓,考核合格后,頒發《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證書》。(市總網法社部)